严羁系叠加种种外部因素,中小银行生长问题仍较突出。11月6日,国务院金融委召开集会,再次聚焦中小银行资本增补相关问题,释放努力信号。
此次是金融委召开的第九次集会。集会提出,要完善银行增补资本的市场情况和配套政策,健全可连续的资本增补体制机制,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增补资本,从泉源上解决中小银行生长的体制机制问题。
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,此次集会重点主要包罗: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增补资本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、优化科技创新融资方式、重视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、增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。
聚焦银行资本增补
为完善银行增补资本的市场情况和配套政策,金融委近期召开多次集会,就银行资本增补问题麋集发声。
此次集会表现,要深化中小银行革新,健全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,从泉源上解决中小银行生长的体制机制问题。集会同时强调,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增补资本,优化资本结构,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。要注意推广一些中小银行谋划治理中的好履历好做法,革新中小银行的商业模式。
8月31日,金融委第七次集会曾明确,勉励银行使用更多创新型工具多渠道增补资本,真正落细落实尽职免责条款,有效调动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努力性,鼎力大举支持小微企业,全面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。
9月27日,金融委第八次集会出,要加速构建商业银行资本增补长效机制,富厚银行增补资本的资金泉源渠道,进一步疏通金融体系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。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增补资本,将资本增补与革新公司治理、完善内部治理联合起来,有效引导中小银行下极重心、服务当地,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。
近年来,中小银行在谋划历程中已经开端形成了自身特色,一定水平上弥补了原有银行体系的不足,但也存在不少问题。
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、国家金融与生长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现,我国在市场准入、业务创新等政策方面仍偏审慎,中小银行机构生长受到较多限制,市场竞争力不够强。中小银行自身也存在谋划模式粗放、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。中小银行在革新历程中显着滞后,一是谋划看法还没有彻底地从原来的思想中解放出来,依然强调规模扩张及生长速度,忽视资产质量改善及效率提高;二是不良资产占比高,不良资产处置手段较少,处置力度不足。部门中小银行各种风险积累,生存和生长面临较大挑战。
现在我国商业资本增补工具较少。一般而言,商业银行增补资本的方式有两种:一是内源性(自身盈利);二是外源性,包罗IPO、可转债、永续债、优先股、二级资本债等。但对于中小银行而言,一般通过刊行二级资本债增补二级资本,可以使用的一级资本工具有限。